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互联网+慢病管理:挑战与机会

20
发表时间:2017-04-27 15:36作者:北京市社区卫生协会来源:健康界网址:http://www.chab.org.cn

作者按:


本文和另外两篇文章,针对“互联网+慢病管理”主题,形成一个系列,原创于2016年9月。文章原是应一位在杂志社工作的师弟之约,面向小范围科室医生做内刊刊登发行,现经过发行方同意,特公之于众,以便大家讨论,更作为立此存照之意。本文是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,导语。


导语:时代背景与挑战


互联网的便利性、通信可及性的提高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,使得传统的慢病随访工作,从客观条件上变得更便捷。


另一方面,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医疗资源的缺乏加重,加之保险等外部因素的变化、互联网+医疗行业的崛起,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下的慢病管理工作。


说起慢病管理,也许每一位医生都有自己的理解。在实际工作中,无论是出于医院对出院患者的硬性随访要求,还是国家对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患者的垂直监测与管理要求,抑或是出于自身服务患者、追踪疗效及预后的目的,都是每一位从事慢病管理工作医生的出发点。在具体工作中,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经验积累。


然而,在当下互联网+如火如荼,各种移动医疗或互联网医疗公司纷纷与医院、医生合作开展慢病管理工作的节点上,慢病管理又面临哪些新的问题,以及未来的工作将如何开展,是本系列特别策划要深入探讨的问题。


以“移动医疗+慢病管理”作为关键词在谷歌上检索,共得到131万条结果,而以“e-Health +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”为关键词进行检索,则得到352万条记录。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,国外在慢病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方面的探索,走在了国内市场的前方。与此相呼应的是,国内典型的”移动医疗+慢病管理“业务模式,也大都是在研究国外案例后,不同程度的借鉴了国外的成熟模式。


据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15年)》及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.2%,糖尿病患病率为9.7%,但就这两类人群相比,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。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.9%,超过5000万。在医疗支出负担不断加重、医疗资源有限及分级诊疗体系逐步搭建、完善的过程中,毫无疑问,未来的慢病管理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。


然而在其中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在各个医学领域中的应用,智能血糖仪、智能可穿戴设备等,也都被应用到慢病管理领域,这对于过去慢病管理工作中患者二级预防数据难收集、依从性、持续性不佳等问题,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改善。


此外,慢病管理的付费方——患者、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公司,付费意愿、现状究竟如何,尚不好评价,然而这却是国外成熟的慢病管理闭环业务模式中,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当前也已经有少数行业内的服务方启动了这一环节,并形成了一定的创新、可行的商业模式,而这必然也少不了医疗机构、医生、患者、药企等参与者的共同参与。


行业内一般认为,慢病管理的核心价值,在于在其过程中积累的大量临床与二级预防数据,能够从“治未病”的高度,防患于未然、节省医疗费用以及减轻医疗系统负担。然而真正达到这一目的,不仅依赖于上述各方参与者的持续投入,技术创新、全科医生与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基础,也是重要的因素。好在,这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创新的时代,我们对此充满期待。


新闻中心    |    协会工作    |    分会工作      |    会员园地    |    健康北京    |    关于我们    |    5.19感动北京 最美家医
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 1号西段5 层
100069
010-63310815
bswx88@126.com
服务号           订阅号